整個春節,黨員余登琴沒有一天休息。
初一早上接到上級通知,需要黨員下沉清江大隊(碧桂園社區)協助開展防疫工作,余登琴立即開車前往。
碧桂園社區有6000多戶居民,需要盡快排查所有住戶的身體狀況和留漢情況。“一進門就看到一大摞表格擺在桌上,我和另外幾名社區工作者就對著表格挨家挨戶打電話,從早上8點一直打到了下午6點,午飯隨便扒拉了幾口。“電話排查是疫情防控的基礎,為了搶時間,她下班回家沒有休息,而是繼續打電話。”那天打了幾百個電話,一邊打一邊做記錄,打到口干舌燥,頭暈眼花,實在堅持不了了才去睡覺。
體育中心對接了4個社區,余登琴主動到路途遙遠的漢南清江大隊。漢南全區封閉,早上大霧彌漫,關卡重重,單邊一趟開車要一個多小時。測量體溫、發放宣傳單、為居民買菜送菜……黨員志愿者的工作瑣碎辛苦。除了社區日常工作,余登琴每天還需對接上級部門,分解、下發工作任務,收集、整理、上報各種材料和表格。“光防疫工作群我就加了9個。”回到家趕緊炒個蛋炒飯,吃完就打開電腦整理信息,幾乎每晚工作到十一二點。
“前天晚上我接到上級通知,要求轉診觀瀾社區的4位病人,我趕緊聯系社區,社區卻說他們過了觀察期不需要轉,核實之后我又上報,得到消息后又轉給社區……凌晨三點還在對接工作。”
除了在社區防疫工作中沖在最前面,她還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身邊的戰友。同事生病她主動頂班,困難的工作她默默留給自己……
為了家人的安全,也為了自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防疫工作,1月27號,她將讀高三的女兒送到爺爺奶奶家,開啟了隔離模式。“我女兒平常很粘我,昨晚得空跟她視頻,她跟我說:‘媽媽,我都7天沒見到你了!’ 當時真的很難過,但是疫情當前,我必須做好工作。”
所謂戰士,就是自己的生命保護其他人的生命。奮戰在抗疫第一線,黨員志愿者有的也只是一個口罩。初八那天,她與公司其他黨員干部一起為社區重病患者送菜,回到家后胸口很悶,喘不過氣來,她沒敢告訴家人,只是請他們每隔三個小時給自己打個電話,如果沒接就過來看看,防止暈倒之后無人知曉。好在第二天身體恢復了正常,她又準時前往社區報道。“都是肉體凡胎,說不怕是假的,但是我是黨員,我必須上。”
文/李淑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