汛情發生以來,公司5名退伍轉業軍人紛紛請戰,下沉到通順河東莊大隊堤防段,成為堤防線上的一道別樣風景。他們在防汛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,聞“汛”而動、攻堅克難,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大壩,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在“八一”建軍節來臨之際,公司黨委委員、紀委書記刁國俊慰問支援漢南區抗洪搶險的公司退伍軍人,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感謝。刁國俊說,公司退伍軍人在軍運會籌辦中干在實處、勇挑重擔;在疫情防控中不怕犧牲、走在前列;在防汛抗洪最嚴峻的時候,第一時間馳援一線。他希望公司退伍軍人在防汛抗洪一線傳捷報、立新功,發揮黨員退役軍人的模范作用,帶領全體隊員眾志成城、沖鋒陷陣,奪取防汛抗洪的最后勝利。公司退伍軍人紛紛表示,將繼續發揚“武體鐵軍”敢打硬仗的優良傳統和頑強作風,堅決完成此次抗洪任務,奪取防汛全面勝利。
今天是八一建軍節,讓我們向這些老兵致敬!
李洪亮
1998年12月入伍,2002年10月入黨,從軍16年,榮立三等功一次優秀士兵6次。2015年1月入職公司,三次被評為年度優秀職工。在防汛抗洪中,他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主動承擔突擊隊住宿保障任務,虛心向村隊群眾學習防汛巡查知識要點,在巡堤查險過程中多次發現管漏,發揚了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本色。
龔然
2003年12月入伍,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從軍12年,他榮立三等功兩次、優秀士兵2次、訓練標兵1次。2016年10月入職公司后,他表現突出,榮獲區級優秀職工、優秀青年等稱號。“若有戰,召必回,戰必勝”,這是龔然作為退役老兵的價值追求。在抗疫前線,他聽黨指揮、連續作戰、越戰越勇,同事們稱他是“鐵人”“硬漢”;在防汛一線,他是敢打硬仗、沖鋒在前的生力軍。從疫情防控到復工復產,再到現在的防汛抗洪,龔然以擔當詮釋初心、用實干踐行使命,充分展現了一名軍人的硬核擔當。
廖其兵
2001年12月入伍,2003年10月入黨,在部隊期間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和優秀士官。2018年7月轉業至武漢體育中心,軍運會籌辦期間,他作為主會場建設和保障專班的骨干成員,吃在工地、睡在現場,晝夜奮戰。疫情期間,他加入方艙醫院后勤保障組,連續奮戰67天,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。汛情期間,他每天頂著三四十度的高溫來回巡堤,先后上報各種險情10余次。
胡靜
2005年12月入伍,200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在空軍某雷達旅服役12年,獲三等功一次、嘉獎6次、優秀士兵3次。2018年轉業至公司,軍運會籌備期間,他扎根工地、苦干實干。自7月12日上堤防汛以來,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發揚部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,嚴格遵守各項防汛工作制度,堅守值班崗位,認真履行值班職責,查險情、清淤泥、挖蟻穴,虛心向當地干群學習防汛經驗,自覺做好哨棚和周邊環境衛生,盡顯當代退役軍人本色。
王家輝
2002年12月入伍,2004年入黨。從軍16載,被所在連、營、團、師、軍數次評為優秀士兵、優秀士官。2019年12月入職公司后,工作積極、虛心學習、團結同事,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。在防疫期間,他主動請戰,向社區下沉;在防汛期間,他主動作為、奮發有為、擔當善為,發揚了中國軍人不怕疲勞、連續作戰的作風。